《牛人》杨西虎|科考探险作家的探索纪实


科考探险作家

爬大山、下深沟、飞溜索、越塌方

在37天行程800余里

他和队友共同完成了

人类首次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使命

作为南水北调独立项目考察队队员

他参与多项中国西北水资源科考活动

横穿当曲河、大渡河、雅砻江和通天河

勇闯南疆、翻越祁连山

向公众揭示中国水资源危机的真相


点击下方视频,收看本期精彩节目!


本期嘉宾:杨西虎。笔名西虎,江湖称“八爷”,中国探险协会会员、中国环境保护学会会员、中国环境报记者、中国著名探险家。作为中国首批穿越雅鲁藏布江峡谷的中国记者之一,著有《穿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大量环保生态方面著述。作为南水北调西线独立项目考察队的队员,参加2006年6月至10月,同地质环境专家、考察队长杨勇及队友一起漂流,并驾车穿越当曲河、大渡河、雅砻江、通天河。2009年再次随同杨勇进入南疆,翻越祁连山,完成中国西北水资源科考活动。

1:首先我们欢迎杨老师的到来。

2:我叫杨西虎,中国环境报的记者,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参加了许许多多的一些科学考察的活动。比如神农架找野人,1998年的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当时我是作为二分队的在编人员,一直负责断后的工作。

1:整个行程多长时间?

2:37天。这一路上我们从98年10月29日翻越多雄拉雪山,到12月3号,在扎曲会师,三个分队会师,一共走了37天,正好是大雪封山之前。每天的这个经历不一样,不像在城里的活动,不知道明天你会发生什么事情,你会见到什么事情,所以老是充满一种好奇,有新奇感,觉得很好玩。

1:这次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人类首次穿越?

2:对。我来的之前我了解了一下,藏东南这个地方的有些原始森林,有些猛兽孟加拉虎,金钱豹,还有熊。什么叫原始森林?而且它的动植物的分布和它的多样性的气候,确实是有点像混沌初开的,我们人类诞生的那种也就是这样的。有很多的稀有植物,但是你拿不出来。所以那时候我们经常走着可以看见几个人抱的大树倒了。谁给弄倒的?是白蚁。过去人说蚍蜉撼树谈何易,蚍蜉就是蚂蚁。但是我就说蚍蜉撼树很容易,它一点一点啃啃,最后那树,一下大雪以后的树,压着,完了自己就倒了。

1:那什么契机促使您走上这条探险之路的?

2:因为我觉得我有个大山的情节,特别喜欢这种原始风貌的。我小的时候就喜欢冒险,所以我到了环境报,在报社里头,他们也都讲,凡是有危险的,肯定是西虎要去。而且我是当仁不让的,而且是非常愉快的去,而且还是平安的回来。你就记住了,户外探险一定要自己安排好自己,不要给别人添加麻烦,有时候谁也救不了你,你只能靠自己。比如说你要是过悬崖峭壁,你要贴着走,谁来保护你?只能你自己来了,谁也不能去拽着你走。

1:那此行的目的是什么呢?

2:实际上就是说因为它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当时说世界最深的峡谷是美国的科罗拉多是第二,完了还有秘鲁的一个大峡谷,完了中国的大峡谷,当时他们考察了,说大概是5000多米6000米最深的地方,但是要证实一下子,你必须拿出科学依据来,而且这个地方先为人知的动植物、地貌、生态,有些东西是我们未知的。

2:所以我们这次去了以后有动物、植物,还有气象、水利、地貌这些专家都去了。所以出来以后,作为他们科学家来说就写了一个报告。也就是说把大峡谷里头发现的,比方说我们这周就是说发现了红豆杉,红豆杉据说可以抗癌。另外还发现缺翅虫。缺翅膀虫填补了我国昆虫界的一个空白,发现缺翅虫,我的功劳是很大的。

2:中科院动物所的昆虫专家姚建,他就是专门是找这昆虫的。完了我们走过了巴玉以后,我喜欢玩飞刀,拿刀子往树上扔,我一飞就剁在那了,一拔刀一看,那个倒的腐朽的树有树皮,我拿刀一翘,一看底下好多小虫子,姚健过来以后一看,我就看他开始紧张,脸也红了。我一看我就知道,他肯定发现了,发现好东西了。

1:最开始是环境报记者,他记者的身份其实到慢慢其实有点转变成探险队员,这样中间你是完成了怎样的转变,付出了哪些努力呢?

2:其实我觉得这种转变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去的一些经历,使我对大自然有很多的了解,而且具备了一些野外生存的一些技能。再加上我到了环境保护这个领域以后,我就开始关注大生态。因为中国有句成语,皮之不存,毛之焉附,是吧?你大的生态环境一旦破坏了以后,你就注意你自己的小的环境,城市,是不行的。

2:我是中国环境报的记者,所以在环保这方面多少更深一层的了解和支持。所以我每次去的时候我也做好功课,完了如实的把自己看到的一些东西写出来,告诉没有去过的人,告诉我们城里的人,让大家都了解我们国家,了解我们的西部。

1:对,但是作为环境报的记者,可能对于环境方面他有更高层次的理解,可是作为一名记者走向户外,他还是需要具备相关的一些技能的,在这个时候你是怎么去练就这一身的野外生存技能呢?

2:我是在云南跟老工人学了很多的生活技能,那时候在我们在江这边烧石灰,我们住在这边,所以这样的话时间长了以后就有很多的知识,有很多的一些生存技能,这是许多记者和城里人所不具备的。再一个是我们这出去,我们这可以考察,有时候有些野生动物,我去的地方,比如说熊、豹子这些,我们说我们要不能有枪,所以我们我就有学,小的时候淘气玩弹弓子,弹弓子,完了打钢珠。

1:您从第一次可以说是野外探险吧,就是首次穿越雅鲁藏布江,那到现在差不多20多年时间。

2:这一代人有一种英雄情结,我们那时候就哪有艰苦,我就主动报名,上山伐木,割草垫圈,完了最后又烧石灰,烧石灰,你首先要伐木,伐木完了以后你要是炸石头,所以我冥冥之中我有一种,我总觉得我对大自然欠了一笔账。

1:有没有遇到过特别惊险的?

2:遇到惊险的话,我这么考察那么长时间,我觉得最惊险的就是在神农架碰上熊。当时在山里头,我们考察,那天早上我是天不亮,完了我就拿着猎枪,两发子弹,完了整个269国道上全都是晨雾弥漫,我踩断了一根树枝,就在寂静山林里头,就跟炸雷似的,咔嚓一声,我说不打白不打,就照着挺远的30多米,知道肯定打不着的,啪一枪。打了一枪以后,就听了啪哗哗哗。我这时候就瞬间的听见了一声像狗一样的叫声,我当时就觉得,这特别像狗啊!

2:我就蹲着,就大概过了几秒钟,我就看灌木丛建筑那,呼呼地站起一个熊来,就是林间的,早晨的林间的散射光,照着它熊的眼睛,那种棕色的眼睛,我都看得清楚。所以人的脑电波非常快,我当时我就想了,爬树。我当时回头看一下,你这森林的树,为争阳光都往上长,它底下不长,差七八米,这得我想我爬树,后来一想熊也会爬树,我说我英明一世被熊给拽下来了,他妈的这但是不行,是吧?完了我说还剩一发子弹,熊皮很厚,而且我这个猎枪子弹不是一号弹,不是专门打大型动物的,所以我这发子弹,我打它,打伤它,这熊很执着,我听了很多关于神农架雄报复的事情。

2:我总不能让它白吃了我,是吧?当时我就脑袋摸转了一大圈,想了很多事情,就几秒钟的时间,那熊落下脚,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熊很直很光明磊落,它要跑,噼里啪啦就走了。当时我还把熊想的挺复杂的,我说这小子会不会迂回包围,我在这等了20多分钟,我想它,我左顾右盼,在那听着,山里又恢复了亘古的宁静。我用最快的步子跑到了上了公路,那时候有惊无险,我特高兴,我说挺好玩的,最危险的最让我难忘的就这么一次。

1:如果回看这一路20多年的探险之旅,用一句话或者是一个词来形容的话,你会用哪句话?

2:乐在其中吧。

1:乐在其中,虽然一路走来很辛苦,但是还是快乐。

2:反正我就觉得我们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觉得人的体能都差不多,关键是他的意志和他的信念。有些人他就到这他都崩溃了。你再好的体力你走不出来的。当这个城市的摄像头和闪光灯消失以后,你所面临的是寂静的山林和一些不知的野兽,那时候你心里的恐惧是不由自主的,是无法掩饰的。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采访内容


环境报记者的探险缘起


“结缘探险是因为我有大山情节。我喜欢自然的原始风貌,喜欢探险。当年知识青年下乡,我们上山伐木、割草垫圈,之后还烧石灰、炸石头。冥冥之中,我对大自然欠了一笔账,所以后来我进入环保领域,现在该还账了 ……”


WechatIMG34.jpeg


接触环境保护的事情多了,杨西虎就更不喜欢城市里环境污染的状况,他宁愿自己走出去,在山林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再加上从小就有探险精神的他,国家机关一天八小时的坐班的对于杨西虎绝对是受不了的,他更愿意走出去考察,即使有危险,也会义无反顾的前往,在采访中,杨西虎给我们分享:“我每次都是非常愉快的去,而且还是平安的回来。”

人类首次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

1998年12月3日,55名科学家、新闻记者组成的中国天年科学探险考察队,穿越丛林、爬陡坡,行程500余公里,经过37天的历险,终于完成自派至希让间大峡谷全程徒步穿越。


雅鲁藏布大峡谷被称为“地球最后的秘境”,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核心无人区河段的峡谷河床上有罕见的四处大瀑布群,峡谷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雨林等9个垂直自然带,汇集了多种生物资源,景观奇特。


WechatIMG35.jpeg


此次人类首次成功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对于人类的发展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将改写世界地理教科书,使世界第一大峡谷真正走向世界。通过成功徒步穿越大峡谷腹地无人区,完成首次实地精确测量大峡谷,最终解开围绕雅江下游峡谷河床瀑布之谜,发现四组大瀑布群因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最齐全完整的地区,植被茂密、物种丰富,尤其在峡谷腹地无人区原始森林里,科学考察队员历经艰险成功发现大面积原生红豆杉和孟加拉虎与缺翅虫


关于缺翅虫的发现,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由于杨西虎喜欢玩飞刀,有一次在途中他顺手拿飞刀朝树上一扔,飞刀就剁在了树上,他拔刀去看时发现,那个倒下的腐朽树木是有树皮的,他拿刀一翘,看到底下好多小虫子,这个小虫子的发现让当时同行的姚健激动不已,因为这些小虫子就是大家寻找已久的缺翅虫!就这样,寻找良久的缺翅虫被杨西虎随手一扔的飞刀找到了,得来全不费工夫~

对环境的深度思考

作为环境报记者,杨西虎对环境的思考要比别人超前很多。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之中,他深为自然的创造力所折服。他认为对大自然的探究越深,就越容易被大自然的奥秘折服。作为记者和科学工作者对大峡谷的穿越,绝不是对自然世界的征服而是对大自然的访问、交流和融合,科学的发现、记者的报道只是对自然的认识、诠释和反映,实际上是人类自我认识的实现。


WechatIMG37.jpeg


他认为科考记者本身的行为、所做的工作就是唤起电视受众恢复我们人类祖先对世界万物的平和心态。科学是科学家的事,但科学精神却是人类共同的灵魂,这比科学本身更重要。记者作为“到处替别人走走看看的人”就是要通过媒介唤起人类的本性,去建设我们美好的精神家园。 


WechatIMG41.jpeg


身为一名行者,杨西虎不畏艰辛去记录旅途的点滴。作为一名环境报记者,杨西虎老师用他的故事告诉我们:行者无疆,始于足下;爱护环境,举手投足!


上一篇 下一篇